這其實是上禮拜發生的一件事了(也就是過年前)
除夕的早上好不容易把最後幾張訂單都送出了
於是下午就悠閒的來個下午茶放鬆一下心情
到了最常去的那間星巴克
挑了最常喝的口味 及 最常坐的那個位子
一邊喝咖啡、一邊專心的閱讀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(抱歉~鋪陳太長了..重點就是,當時在咖啡館啦!!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然後沒一會就聽到遠方的一桌傳來吵雜的談話聲
內容打斷了我的思緒
瞄了一眼~
那桌坐著一對夫婦 和他們的女兒
講話的內容似乎是在開導女兒一些社會大小事
「要懂得去判斷呀! 千萬不要跟那些人一樣」爸爸語重心長的說著
「是呀是呀! 妳就是不懂的如何判斷才會這樣」媽媽附和著說
「妳這樣子就是不懂,像我以前..(怎樣怎樣)..」爸爸說
「對呀!像我以前..(怎樣怎樣)..」媽媽插嘴又說
...(父母二人像跳針般無限輪迴的對女兒嘀咕著)...
剛開始的氣氛其實都還好
小孩子無論觀念上或行為上有偏差
做父母的會指正其缺點,這是對兒女愛的表現
但讓我很不明白的是
他們女兒看過去大約是高中或大學年齡
都這個年齡了 要溝通觀念應該不會太困難
(雖然我知道有些孩子個性屬頑劣、無法溝通,但現場的這個孩子絕非如此)
那對夫婦你一言我一語的叮嚀
但越講到後面就越激烈
剛開始的諄諄教誨 十多分鐘後變成像是砲轟、責備
除了語氣變重以外、聲音也大到引起咖啡廳裡其他人注意
心理OS:是有必要這麼誇張嗎?
女兒從頭到尾不發一語
只是低著頭、默默的被唸
隨者責罵語氣越來越重、她的表情也越來越凝重
看到這情形,忽然電視上那些
「女兒翹家、跟網友出門後再也沒回來、女兒出門補習結果失蹤..」
─ 這幾種恐怖畫面在我腦中快速閃過 ─
「不行!我要改變這氣氛」
於是我走到了櫃檯
買了三塊蛋糕 請服務生端去那桌
剛開始服務生還不明白我意思
於是跟他們說了我的想法
吃甜點有助舒緩緊張情緒,目的只是希望把氣氛緩和下來
畢竟他們還是打擾到其他客人的安嚀
我回到座位繼續看自己的書
眼角瞄到服務生把蛋糕送去了那桌
總算安靜下來了 氣氛又回到正常時的星巴克
原本以為就沒事了
可過了大概五分鐘,服務生走了過來
把剛剛我付的蛋糕錢退還了給我(我一臉困惑)
「不好意思!那一桌後來沒有收下蛋糕,他們剛剛已經離開了」
「什麼?」我震驚,望去那桌,果然只剩空蕩的桌子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到此為止是那天發生的經過
這件事在後來的幾天不斷在我腦中反覆思索
「那一家人因為我貪圖自己的安寧,收到了我雞婆的蛋糕,覺得很丟臉沒面子吧
這樣的話,我感覺自己很自私」
「事後我並沒有問過服務生當下是怎麼跟那桌夫婦講,因為不論怎麼講都會感覺很怪,憑空收到店家送的蛋糕,而店內其他人卻沒有,而我卻一開始就沒想到這點..」
「但他們確實是影響到店內其他客人,而他們確渾然不知,一方面我個人認為,不該在公開場合責罵自己家人,這樣會讓被責罵的人心靈嚴重受創,或許我這麼做,他們未來會比較謹慎..(這算是自我安慰吧>"<)」
我的出發點只是希望轉換氣氛,但並不希望把人趕走
但沒想到這麼做卻無形之間損害了他人的自尊
總之..這件事的結果其實給了我很多啟發
或許以後同樣的情形再發生,請服務生把冷氣轉超強 看會不會比較冷靜一點
不曉得那家人之後會怎麼思考當天的事
希望這不會造成他們日後不敢在踏進那家店
「不曉得有什麼方法可以改變氣氛、卻又不讓他們感覺到不舒服?」
各位格友會怎麼做行動呢?